在忙碌、生活緊湊的現代,上班族幾乎成日埋首於工作中,為了家庭、事業努力打拚。除了密密麻麻的文件、複雜煩瑣的報表外,與我們接觸最多的,便是每天上班都會見面的同事──和同事聊聊天、舒緩工作上的煩躁,往往能排解職場煩憂。
但事實上有些話題,則是無論如何都不該跟同事提到的。《遠見》統計了5大最不該跟同事聊的話題,因為這些事情一旦坦白,很可能會造成無謂的麻煩與困擾。
1、薪水的多寡

關於員工薪水的多寡,相信在進公司前,許多人資都會要求員工簽署「薪資保密協定」,便是為了要讓這敏感的話題不要在同仁之間流傳。因為,當你知道同事薪水時,難免會產生比較心態,而心生妒嫉或虛榮感。
比方說,某位同事工作經驗比你少,但他卻拿比你還高的薪水,你肯定會認為他「憑什麼」夠格拿那麼多;又或者,你成天做的要死要活,某位同事卻永遠無所事事,卻還領跟你相同的待遇,那感覺肯定令人不好受。所以,與其好奇同事的薪餉,倒不如自己好好工作更為實在。
2、同事/主管的壞話

職場是個很現實的環境,在這裡,任何利慾薰心、勾心鬥角的事情皆有可能發生,更遑論你認為能夠掏心掏肺的好同事,難保沒有反過來陷害你的一天。
因此,就算你再討厭哪位同事或主管、看不慣那些人的為人,你還是要避免跟同事告狀、說他人的三言兩語。因為,你並不知道該同事與其是否有深交,否則當得罪到不該得罪的人,未來的職場生活肯定會更難受。
3、政治、宗教話題

九合一大選才剛結束,同事間不免會開始聊到候選人、政黨之間的話題。但每個人本身都有不同的支持者,也難以在政治理念上觀念相同,如果你公開支持或批評某個候選人,可能都會被貼上標籤而引起爭執。
宗教話題亦是如此,人人都有不同的信仰,更不該在職場要求同事信教、跟隨他人的宗教理念,太過頭談論宗教話題的結果,大多會招致惹人厭的印象。
4、離職的打算

無論你再怎麼樣討厭公司、不滿上頭的政策與方針,而有另覓新職的打算,你都應該默默尋找合適的職缺,而不是在公司大肆昭告你即將離職的計劃,因為這個消息,難免不會以訛傳訛到主管耳裡。
如果主管在你正式提離職前,便收到你要離職的消息,他可能會因此心生怨氣,而在這關頭派給你更重、更麻煩的工作,並且不讓你在完成這些重擔前離職,壓榨員工到最後一刻。這可能會打亂你未來的職場計劃,讓新工作的求職增添變數。
5、請假計劃

在忙碌的工作中,我們一定會想要請假休息,來犒賞連日來的辛勤與勞累。不管是要請特休出國休假,或單純想請病假不上班,你都應該低調的進行,而不是像其它還在工作的同事宣揚。
特別是,當你請假的事由與實際的原因有出入時,雖然這無傷大雅,但很可能會被有心的同事成為穿鑿附會、陷害你的理由,因此,若能避免就盡量避免,畢竟,你沒有義務告知同事你請假的原因。
慎選聊天內容,在不該談的話題上巧妙迴避,你會在職場環境上更如魚得水,更能避免不必要的尷尬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