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久以來,房屋的「牌價」一直是個「黑箱」。此外,諸多訊息也都是片面與形容詞居多,購屋者很難看到房屋市場的全貌與貼近真實的訊息。有鑑於此,台灣房屋情報以預售屋及新成屋入口網站的角色,透過網路的建置,希望將這些資訊予以整合並公開,方便購屋者搜尋與判斷。
購屋的第一個指標:情報是否公開!
購屋者可從業者是否公開必要資訊作為購屋的第一個指標。
我們認為,只有當業者願意「講清楚,說明白」時,這個建案才值得購屋者前往現場看屋;一個不願意公開資訊的建案,可能有「難言之隱」,價格可能偏高或刻意隱匿某些訊息,購屋者應小心因應,以確保權益。
房價搜尋技巧:
有意購屋的網友可從台灣房屋情報的首頁進行搜尋,針對「成屋」或「預售」,「大樓」或「透天」等進行搜尋,或從「地區」進行搜尋。 藉由這些方式,找出潛在購屋區位,再鎖定部份地區的建案進行深入的線上看屋。線上看屋提供豐富的量化資訊,一反過去都是形容詞氾濫與誇大的資訊,目的在提供網友一個看屋前的資訊,以提升看屋效率。
價格帶的觀念:
台灣房屋情報敦促業者提供「最低單價」與「最高單價」,這種「價格帶」的資訊揭露方式與市場現況接近;但剛開始也受到業者們的普遍遲疑,認為此舉將使得他們的機密曝光,營業空間大幅縮減。 但我們認為,網友的購屋行為已經日趨理性與專業,任何隱瞞都會受到有意購屋民眾的質疑;只有透明與友善的資訊才能受到購屋者的信賴。 尤其當前的年輕網友普遍要求資訊公開,這種趨勢在汽車與3C等產品裡已越來越普遍;國內房地產界過去以來的遮遮掩掩做法,已難獲得購屋客層的認同。 我們相信,即使是高總價的汽車,也有牌價、成交價、特惠價、現金價、預購價、團購價與贈品等等配套措施。不論如何,車商還是會提供一個公開的「價格帶」,做為購車者一個模擬與預估的範圍,這反而有益於理性消費者的判斷,也能篩選設定的客層;預售屋與新成屋的買賣也應該如此,透過資訊的公開透明,營造一個買賣雙方可以對話與溝通的平台。
合理房價推估:
這些由業者所提供的房價資料,雖然不見得都是真正的成交價格,但是業者基於市場競爭的考量,大多不敢背離行情太遠;另外,為了吸引潛在購屋者的青睞,有時業者還會刻意壓抑房價,提出價格偏低的「廣告戶」;但在另一方面,業者也期望能賣得高價。 因此,業者在壓抑房價與拉高房價兩種考量底下所公開的價格帶,真正的成交價格往往也就呼之欲出。有意購屋的民眾,可善用本入口網站進行多方比較與對照,掌握合理的市場行情。